|
新闻导航 |
|
|
|
№ 公 司 新 闻 |
|
№ 行 业 动 态 |
|
|
|
|
|
|
|
|
|
|
|
热线:18963508227 (7*24 热线) |
电话:18963508227 |
传真:18963508227 |
邮箱:446038966@qq.com |
地址:聊城市辽河路兴隆科技大厦 |
厂址:聊城市蒋官屯镇桑海工业园 |
|
|
|
|
[讨论]环境问题促使钢铁行业升级 |
文章来源:本站 类别:分析评论 发布时间:2014/3/26 11:10:38
点击:2147
|
随着加大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力度,钢铁行业频繁作为负面教材被曝光。
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钢铁行业近几年一直在盈亏平衡附近徘徊。在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开源节流成为钢铁企业维持生存的不二法门。而由于当前厂家的激烈竞争和钢价的一蹶不振,企业在开源方面可提升的空间已有限。于是部分钢铁企业,尤其是生产低端钢材的钢厂为了获取微薄的利润,把省掉中间环节即缩短流程、减少环保设备的使用甚至不用当作降低成本的手段。
同时,目前钢铁企业资金紧张,无力增加环保投入。从实际报道出来的钢企污染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经济效益越差、污染越重的事实。再加上银行对钢铁行业贷款政策的收紧,使得越来越多的钢铁上下游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这一点,从我国频发的钢铁企业、贸易企业老板跑路事件就可见一斑。
另外,从执行情况来看,环保监督工作落实困难。从2013年至今,我国环保监察力度日益加大,部分环保不达标的钢铁企业已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今年春节刚过,环保监察部门就对主要污染地区的钢铁企业展开了一轮环保检查,但仍有企业利用雾霾天气作为掩护,在无脱硫等环保设备的情况下顶风生产。这些企业的做法严重影响了钢铁行业环境治理的进程。
从美国、欧洲、日本的发展历史来看,他们都曾经历如我国目前所经历的工业大发展时代。美国的工业发展从1815年第二次独立战争结束后开始历时百年,1860年到1894年,美国的钢铁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欧洲的工业发展也是始于18世纪60年代~80年代,结束于19世纪末;日本工业是从二战后逐渐恢复,并在1960年~1989年得到迅猛发展。上述世界三大经济体工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伴随着雾霾等污染情况的,而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先污染后治理。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30年代间雾霾情况也较为严重,甚至出现了毒云致死的现象,但经过后期的持续治理,目前美国的空气质量得到极大的好转。日本从1960年开始出现雾霾天气并逐渐加重,经过了近40年的治理,日本的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尽管如此,在气象条件不利的情况下,目前日本仍有部分城市发生雾霾等污染事件。众所周知的欧洲城市———伦敦,曾被称为“雾都”,其所在的英国作为最早发展工业革命的国家,其雾霾经历了更加长期的治理才得以缓解。
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发展阶段,且正在进入产业升级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从上述发达国家工业发展与治理雾霾所经历的时间来看,环境治理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环境治理期间,钢铁企业为了达到环保要求势必要付出一定代价。因此,企业必须提早准备、完善环保相关配套设备。
事实上,事物都有两面性,环保投入并不完全意味着增加企业的负担,因为从节能、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来看,环保设备也能够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例如,唐山钢铁集团等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在加大环保治理等方面的投入后,渐渐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从目前来看,我国对环保的监察将日趋强化和规范化,越来越多关于环保的政策有望在以后陆续出台。面对钢铁企业生存的重重困难,虽然部分钢企本身已处于亏损状态,且贷款等财务成本较大,但为了达到国家标准环保的要求,企业追加投资已是大势所趋。
而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落后钢铁企业被兼并重组或者淘汰这一现象在所难免。对钢铁企业来说,虽然目前的生存环境艰难,但如果把破坏环境、损害公众健康作为企业存活的救命稻草,那这种企业已经失去竞争力,迟早都要被淘汰。为了适应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钢铁企业能否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取决于自身的综合实力,以及能否做好自身结构调整以适应产业发展;同时,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对于钢铁企业生产和经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国外几十年的发展经验来看,那些经历了雾霾等环境问题治理过程,适应并存活下来的钢铁企业,都成为全球著名的钢铁企业。因此,我国的环境治理也将对我国钢铁行业的产业调整、淘汰落后、促进产业升级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