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导航 |
|
|
|
№ 公 司 新 闻 |
|
№ 行 业 动 态 |
|
|
|
|
|
|
|
|
|
|
|
热线:18963508227 (7*24 热线) |
电话:18963508227 |
传真:18963508227 |
邮箱:446038966@qq.com |
地址:聊城市辽河路兴隆科技大厦 |
厂址:聊城市蒋官屯镇桑海工业园 |
|
|
|
|
分析:钢市流通市场风险意识的加强 |
文章来源:本站 类别:分析评论 发布时间:2014/3/14 22:26:56
点击:2325
|
2010年至2014年春节期间,重点钢铁企业库存增量分别为193.6万吨、185.3万吨、143万吨、85.5万吨和272.3万吨,2014年春节期间重点钢铁企业库存增量创新高。
对比历年钢铁企业库存峰值发现,2010年至2013年节后库存最高点较年前的涨幅分别为26.1%、29.4%、30.4%和37.1%。目前重点钢企库存为1726.6万吨,较年前增加366.1万吨,涨幅为26.9%。按照惯例,年后钢企库存高点通常出现在节后半个月至一个月。因此预计重点钢企库存还将继续增长创出历史新高,在3月上旬至中旬左右达到高点,之后或有回落。
与不断创出新高的钢铁企业库存相比,今年节后钢材社会库存则显得格外低调,延续2013年国内社会库存低水平的态势。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节前国内社会库存1364万吨,为近5年来最低冬储库存量。2014年节后首周国内社会库存1583万吨,较节前增加218.6万吨,春节期间社会库存增幅为16.0%,同样为5年来最低增幅。
监测库存连续数据显示,历年来春节后出现的库存峰值均为全年库存峰值。2010年至2013年节后全国社会库存峰值集中出现在节后第四周至第五周。而截至今年节后第三周,国内社会库存1858万吨,较去年2080万吨的社会库存峰值仍有较大距离。总体来看,今年节后国内钢材社会库存上升较为温和,与低冬储库存的操作手法相匹配,共同反映市场对于节后钢铁市场的谨慎看法。
以上数据表明,随着国内钢材市场微利经营局势难以改观,流通市场的“蓄水池”作用正在持续减弱。流通市场风险意识的加强,使得库存压力自下而上逆向挤压,社会库存规模同产量、钢铁企业库存的大幅扩张不同步。而这种变化更多是源于钢贸商的主动控制而非被动。
|
|
|
|
|
|
|
|
|